2021年,重新了解美国 | Mentor计划寒假持续招募
这个即将到来的寒假,我们在Mentor计划中希望带领孩子们向外看,去了解、观察和思考另一个重要的大国——美国。
2020年是我在美国的第五年,这个时间说不上长,又不算短,刚好足够戳破象牙塔在我身外建起的泡泡。2020年的疫情以及大选的激烈局面,让我对美国的了解从书面真正抵达了现实。
2015年刚到美国时,我从洛杉矶转乘一架小飞机,在白云中颠簸着降落到匹兹堡。一切都是新奇的。幼时我与父母挤在一间28平米的平房,冬天用炉子烧煤球、囤大白菜,时不时担心家里交不起学杂费,美国从不在我的梦里。直到上高中,我才意识到一些同学不会参加高考,而是直接去国外读本科。到大学,我萌生了将来去美国读研的念头,但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销也让我感到出国格外遥远。
工作几年后,我打算申请创意写作专时,一位在美国读过博的同事直接告诉我“不太可能,放弃吧”。我没有放弃,还是申请了,然后在完全不抱希望的情况下,收到了一封录取通知书。美国的门突然向我敞开了。
我是写作班里唯一的留学生,唯一的亚洲人。英文学院极其重视多元和平等,我又赶上好时候,授课教授们来自不同的族裔和文化社群。我的导师是亚裔,非虚构研讨班的教授是擅长写中国的Michael Meyer,他几乎能理解所有我写的故事,其他的教授以及也给了我生活和学习上很多帮助。在我搬家无处放置家具时,系主任度假前给了我一把备用钥匙,让我把家当暂存她的地下室。在我生孩子后,有几位同学会在我去上课时帮我照顾宝宝,一位教授还开车送我们去医院做例行检查。
那时,我对美国种族歧视、贫富差异、个人特权的理解主要来自新闻、同学朋友的二手经验,以及我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世界文学课上,教授第一节课讲到,只要我们坐在大学的座位上,便已经超过了全球70%的人,应该意识到自己拥有的特权。她还提到,美国的国际新闻占比自2000年的35%降到了2010年的12%,这是一个危险的、滑向封闭的趋势,我们应该去多读自己不同意、不了解的东西。
16年夏,我回国教学生阅读美国的建国文献,《独立宣言》、美国宪法、《联邦党人文集》、Patrick Henry的Liberty or Death(自由亦或死亡)讲稿,那些美国国父们带着热诚与理想写下的文字,隔了一二百年,似乎依旧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到了2020年,当我再次回顾那些激昂的文字,看到它们之间的裂隙与其下的冷酷现实。
一月底,我所在的城市有了第一例新冠确诊病例。当日,我便在行人稀疏的街头看到中国留学生戴着口罩自超市走出,并在我们即将迎面相遇时,避开了我。接下来的一周,市内几乎所有的药店口罩售罄,我与店员攀谈,她微笑回答我的提问,的确,买走口罩的主要是亚裔。我开始注意到戴口罩这件事所反映的中美差异。
对于美国或者西方而言,那时发生在中国的疫情,来自一个遥远的、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是他人的灾难;而海外华人因为事关亲友,密切关注着新冠的新闻,一看到病毒传入美国,马上就戒备起来。此时网络上的讨论,仍认为美国作为世界强国、CDC具有的先进制度,控制疫情不应是一个问题,大众对此的认知也仅是“新冠就像流感”。社交媒体上传播着各种猎奇和灾难性的视频,比如中国女子饮蝙蝠汤的视频(后被证实并非在中国拍摄)、街头倒地的人,戴口罩的亚洲面孔被警惕、仇视的目光追随。加州因为华人较多,我又住在大学附近,戴口罩时并未遭遇过任何攻击,然而我有几位在其他城市的朋友,遭遇了吐口水、宿舍门外被美国学生涂鸦咒骂。
各国病毒扩散的过程,反复呈现了一种共同的困境:在本应遵循科学理念控制病毒之时,政治成为最大的阻碍。1月31日,特朗普首次实施美国旅行禁令,仅适用于来自中国的非美国公民旅客,政治对立姿态大于实际作用。尽管1月新冠病毒已经登陆欧洲一些国家,来自欧洲的入境旅客并未受到限制。直到3月中旬,美国才开始管控出发自欧洲的旅客,但已于事无补。当特朗普将新冠称为“中国病毒”、引发一些美国城市的亚裔遭遇敌视、攻击时,疫情正在纽约迅速传播——后续学者研究表明,美国的大部分病毒毒株来自欧洲,而非中国。
接下来的大选更加强化了“戴口罩”这一举动的政治意味。特朗普一直不愿在镜头前戴口罩,直到新冠席卷全美,才口风松动,开始同意“戴口罩是可以的(I think masks are OK)”,同时仍不忘调侃拜登戴着他见过的“最大的口罩。”拜登则在推特上发言:“听科学家的:戴口罩。”
戴口罩逐渐成为了美国人的政治表态。据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盖洛普(Gallup)6月29日-7月5日的民意调查显示,常戴口罩的人群主要是女性(54%),民主党(61%),东北部人(54%)以及家庭年收入低于36000刀(51%)的人们。而超过一半的共和党则表示不常戴口罩。本次大选引起“偷选票”争议的部分原因,也是由于疫情期间,民主党支持者倾向于采用“更安全的”邮寄选票,而共和党支持者倾向于去投票站,二者在计票时间上存在差异。
在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2003年非典的惨痛情形仍历历在目,加上严格的要求与执行,戴口罩来面对新冠以及度过流感季是个自然而然的举动。然而对于一些美国人而言——这也是中国人往往觉得无法理解的——要求每个人都戴上口罩被视为是“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侵犯”,个人权利先于国家。这里的“自由(liberty)”和“权利(right)”在西方以及美国语境中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北美殖民地与英国割裂前就已有哲学家、政治家们的激烈探讨,成为如今“美式”思维模式中的一部分。
美国人对戴口罩的抗拒,还有很多理由:CDC的安全指导改变了数次,不够清晰;一些人认为新冠疫情是一个谎言;只有得病的人才戴口罩;一些非裔男性对覆盖住面部充满不安、害怕因此更容易招致警方的刁难,也出现了戴口罩的非裔被警察或保安叫住,要求他们撤下口罩的情况——而这又引向美国另一大充满争议的话题:种族歧视。
5月25日,白人警官Derek Chauvin当街用膝盖压住非裔男子George Floyd的脖子,在他反复说自己不能呼吸、且路人尝试劝阻的情况下,依旧不为所动,扼杀了他。视频之后在社交媒体传播,激起轩然大波。多个城市出现大规模游行,引发新一轮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警察暴力”、“种族歧视”、“有色人种待遇”等问题的讨论再次摆上桌面。
Floyd的死将屡遭诟病的警察暴力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类似的事情已经上演过多次:2014年,12岁的非裔少年塔米尔·赖斯在公园里挥舞玩具枪,被警察赶到后直接连开多枪射杀;2018年,22岁的非洲裔男子斯蒂芬·克拉克被警察连开20余枪击杀在其祖母的后院里,身上并无武器。2020年,3月13日,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市警察局在一宗毒品案行动中,执行“免敲门”逮捕令,强行进入非裔女子Breonna Taylor家中并将其击毙,女子家人因此起诉市政府……
在中文媒体中,BLM有时被调侃地翻译为“黑命贵”,而关于集会的报道则主要集中在对“暴乱”和“极端的政治正确”的描绘上。国内家人看过新闻后,时常问我们是否安全,充满担忧。在美国的亚裔家庭中,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以及新移民也往往会因是否支持BLM而发生争执,甚至出现孩子公开表示与父母断绝关系的情形。
美国大选中,拜登虽然取得了胜利,但特朗普获得的大量支持,展现出美国社会的分裂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同时,由于疫情期间的失业和停摆,以及分装食物的志愿者人手不足,美国的食品短缺情况加重。美国消灭饥饿组织(Feeding America)9月15日-9月28日的调查显示,美国各地的食品银行报告,需求平均增加了56%。8月,美国消灭饥饿组织网络下的食品银行分发了约5.93亿份餐食,与疫情前一个月的数量相比,增加了64%。在很多人需要领食物救济时,美国富豪们的财富却增加了,贫富差距加剧。
如果你对美国感兴趣,2020年也许是最值得讨论和观察的一年:疫情背后的中美思维差异,美国的种族歧视史,亚裔、留学生在其中的处境,媒体在特朗普之下的影响,美国社会的分裂,等等。
这一年,我的个人生活也嵌套在这样纷乱困扰的时境中。我目睹了Costco(一家连锁会员制超市)的厕纸、厨房纸以及瓶装水被疫情下惊恐的人们买空、丈夫每天刷一遍网点买厕纸的荒谬场景;遇到孩子的幼儿园关闭,与丈夫轮流带孩子、熬夜工作,却十分低效的无奈;见证了我所在的城市从零星只有亚裔戴着口罩,到街头人人戴口罩,商业区立起了一个个无接触消毒洗手液分配器;在街边看到高龄老人们坐在椅子上,相隔6英尺,举牌支持BLM;经历了三次山火,看着灰暗天空落下草木灰;亦看到社区社交平台上,人们为了支持拜登还是特朗普论战几百条帖子,时常有住户抱怨自己院子里支持政党的牌子被人破坏,到大选结束,一些网友在平台呼吁不论结果如何,邻居们应该彼此爱护。
如今,美国是全球新冠确诊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仍未见到有控制住的迹象;加州的ICU已经满员,许多医院已不堪重负。我和丈夫不敢让孩子去幼儿园,依旧轮班熬夜,尽量让我们都能有一些工作的时间。
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末日感、生活鸡飞狗跳的年末,能够有机会把这一年的经历与历史相连接,细细琢磨,于我是一种逃离,也是重新做一次自我教育。我非常期待即将到来的一月,能够与五位嘉宾一起,和孩子们聊聊美国的过去和当下,想象一下它的未来。
紧邻美国新总统宣誓就职后的这个寒假的Mentor计划,我们邀请五位不同领域的嘉宾,在政治、新闻、文学、科技、音乐领域进行分享,一起讨论美国的过去与现状,思考它的未来;站在新的10年的开始,我们又将如何认识和应对。
授课以ZOOM结合微信群答疑,配合石墨等网络写作平台进行。
理解美国人的思维,美国的社会政治的基础价值体系导师:Ryan Krull
*英文授课
Lecture 2:1月27日(周三) 14:00-16:00
美国硅谷的科技与经济导师:徐涛
Lecture 3:1月29日(周五) 14:00-16:00
美国媒体和大选及政治的关系导师:方可成
Lecture 4:2月1日(周一) 14:00-16:00
沙漠美学与美国文化导师:钱佳楠
Lecture 5:2月3日(周三) 14:00-16:00
美国民谣与社会文化运动导师:袁越
辅导课将由三明治写作学院创始人李梓新和美国匹兹堡大学创意写作硕士文非共同主持。
辅导课将提供相关题材的补充材料,对美国历史、政治、文化等话题进一步讲解,与同学们进行讨论。我们将会与学生一起读《独立宣言》,探讨美国的民权运动、族裔政治,尤其是亚裔的经历;我们还会一同学习美国的选举制度,尝试了解美国社会分裂的原因。
时间是2021年1月26日(周二)、28日(周四)、30日(周六)、2月2日(周二)以及2月4日(周四),下午14:00-16:00。
每次嘉宾课程后,将有当天小作业,在第二天辅导课上讨论并讲评。
在两周的课程中,同学们还将针对课上涉及到的政治、新闻、科技、音乐、文学五大主题任选其一,与导师讨论选题后完成一篇结课小论文(中英文均可)
Ryan Krull
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新闻系副教授。他于校内教授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等课程,其新闻学课程会教授学生报道重大事件的方法,如美国大选。他的大众传播课程讨论选民如何在新旧媒体的影响下获取和评估信息,如何做出决定,来支持他们心中的候选人。
2014年Ryan曾在复旦大学交流教务,2018年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他曾为《大西洋月刊》、《每日野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河畔时报》和许多其他媒体撰稿。
作为记者,Ryan密切关注各地政治,不管是美国地方、联邦州还是国家层面的动态。他的报道一直试图突破老生常谈的“赛马式”报道方法,不仅关注最新民意调查里的支持率上升或下降,更关注对选民影响重大的议题。秉持着这种报道风格,Ryan已经撰写了与警务、移民、选举权、毒品政策和种族平等有关的多篇文章。
方可成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兴趣包括政治传播、新媒体、新闻学等。在加入学界之前,方可成曾在《南方周末》 担任记者,他也是“新闻实验室”和“政见CNPolitics”的发起人。
他也是近年来在中国思想和学术领域表现活跃的意见领袖之一。
钱佳楠
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艺术硕士,目前于南加州大学攻读文学和创意写作博士。出版有短篇小说集《人只会老,不会死》,长篇小说《不吃鸡蛋的人》等,最新书信集《有些未来我不想去》位列豆瓣2019年年度非虚构作品Top 8。英语作品则散见于《纽约时报》,《格兰塔》、Guernica Magazine、Gulf Coast等,是The Millions的专栏作家,短篇小说“To the Dogs”被《格兰塔》杂志选为2019年年度Top 10 Fiction。
徐涛
徐涛,拥有超过十年商业记者经验和多档播客制作经验,是播客制作公司「声动活泼传媒」的创始人,也是一名10岁男孩的妈妈。
她曾先后担任《第一财经周刊》助理总编辑和36氪海外内容总监,于2012开始在纽约担任驻海外记者,后于2013搬至旧金山报道科技产业与创新经济。在此期间,她除了进行科技创新等封面与特稿报道之外,也持续采访美国创新教育,写作相关报道,并著有《美国教育的焦虑与创新》一书。
她创立的「声动活泼」现主要制作《声东击西》《到海外去》《硅谷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和《泡腾VC》。这些节目均先后被苹果中国评为「年度最佳」和「编辑推荐」。
袁越
袁越,风靡网络的网名“土摩托”的真身,三联生活周刊的专栏记者,负责“生命八卦”栏目。
1986年进入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学习。1992年留学美国,获生物学硕士学位。
1994年至2004年在美国从事生物技术研究;2005年初回到国内,担任华纳唱片公司欧西部经理。同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担任特约撰稿人至今。
著有乐评文字见于《音像世界》、《我爱摇滚乐》和《轻音乐》等多家刊物,著有《来自民间的叛逆》、《20世纪最后的草根艺术》、《生命八卦》、《土摩托看世界》、《人造恐慌”转基因全球实地考察》、《人类的终极问题》。
李梓新
三明治写作学院创始人。播客「新气集ThinkAge」主播,入选苹果2020年度编辑推荐播客。曾任《外滩画报》主笔,采访过多国大选和名人政要。著作有《民主是个技术活儿:英国民主生活走笔》、《灾难如何报道》等。
文非
匹兹堡大学创意写作硕士,现居加州。从事于教育行业,长期关注性别议题、妇女权益并进行相关的志愿工作、翻译和写作。
了解项目费用及相关课程详情请扫描二维码添加三明治写作学院小中老师咨询
另:Mentor计划2021年春季学期
也将再次开设《乡土中国》人文精读主题欢迎联系小中老师预定席位
⬇️